公司名稱:德陽市尹氏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聯 系 人:尹先生
手 機:13908202408
座 機:0838-2225996
傳 真:0838-2222397
網 址:www.thedigitalrenaissanceman.com
地 址:德陽市華山北路17號605室
金石鎮隸屬于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位于三臺縣西北邊陲,距離縣城36公里,離中江縣城27公里,東與建平鎮接壤,南與八洞鎮相接,西與中江縣通濟鎮毗鄰,北與新魯鎮、黎曙鎮交界。金石鎮原名為童家場,又名雙龍場。始建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后以場上鑿有能容水七八十擔石缸,更名大石缸,清代設牛金鄉。
德陽尹氏宗親會(籌)普查走訪組前期在羅江區金山鎮普查走訪時、在本支系后裔遷徙到金山鎮的那里得知金石鎮的相關信息【點擊進入金山普查】,德陽尹氏宗親會(籌)研究決定兌現金山普查時的承諾、實施本支系的普查走訪工作,本次普查走訪由尹兆華-德陽尹氏宗親會(籌)代理會長,尹崇於-德陽尹氏宗親會(籌)代理秘書長,尹靜-德陽尹氏宗親會(籌)普查組副組長組成。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五日,天氣陣雨、三人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早上八點鐘由兆華宗親親自開車風雨無阻的出發,經過旌陽區通江鎮、中江縣永太鎮等鄉鎮、在大雨磅礴中穿梭約兩小時順利到達三臺金山鎮,由于當地聯絡的宗親年過花甲、不太熟悉微信操作、沒能發送定位,所以只能按語言描述位置行進,在桐子村七隊的“尹氏小賣部”與宗親們匯合了,大家素未謀面、卻宗親們一見如故的場景再一次展現的淋漓盡致。
經過在場的六位年過花甲的宗親代表們的溝通得知,當地有八個隊基本上都是尹氏家人,幾百年來繁衍至今約五-六百人,目前高字輩“昌字輩健在”該支系的上川始祖是利信公、他們描述利信公七個兒子、經過貴州在貴州生活了數十載入川等等、后展示了兩套族譜、經過普查組初步核實,他們口述的與族譜記錄有部分誤差,族譜記錄該支系實屬于 鼎初>南青>才伯>應祥 后裔,鼎南才應仕、志思福文元 字輩?,F場兩套族譜也有部分誤差,該支系清乾隆譜記錄才伯四子、其中撫二子育二子;該支系清道光譜記錄才伯三子、撫二子育一子;該支系一九九九年譜記錄才伯就只有二子了;不知道是啥緣故會刪除先祖后裔部分世系?同時口口相傳的該支系上川始祖利信公七個兒子、可經普查組核實該支系清道光譜記錄利信公僅兩個兒子、還有五個不清楚是從哪里嫁接過來的,因此發現三臺縣金石尹氏族文化研究工作任重而道遠。
關于川渝宗親會前幾日派高管前往三臺金石走訪后、傳遞過來的山東尹力與彭州昌衡出自金石的傳說故事遺留問題,本次德陽尹氏宗親會普查組為此段傳說故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傳說一:幾十年前在南充某政府機關工作的尹顯長宗親身故后、其家眷攜帶當時年僅6-7歲的兒子前往山東娘家定居、如今基本失聯、具體名號不清楚、估計50歲左右;傳說二:當地解放前一個叫尹昌勝的大地主,在當地有一段與軍閥之間的故事,后慷慨解囊支持解放軍的故事,理所當然尹昌勝的祖墳在金石?!眱蓚€故事傳來傳去就傳成了故事了,經普查組核實山東尹力與彭州昌衡出自金石的傳說不屬實。
后大家在金石宗親的帶領下前往尹氏先祖遺留下的老祖屋查看,分別在三處、目前命名為尹氏紀念堂,其中一處老祖屋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有上廳和下廳兩處建筑,根據建筑風格來看,估計建筑時間應為清晚期或民國初期,另一處順字輩老屋,前往的路途中一過路的小橋板引起了兆華宗親的注意,后用水清洗掉上面的泥濘-盡然是尹氏仙人的墓碑、文字已經不是很清晰了。幾處老祖屋上百年的家族遺產彌足珍貴,普查組給他們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修復方案和資產管理方案,得到在場的當地宗親們的高度認可。至此本次三臺縣金石鎮尹氏族文化普查走訪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特別感謝尹全虎宗親、大福宗親、大春宗親、大雙宗親、大磨宗親、對本次普查工作的協助和接待,本次普查走訪工作順利而圓滿完成。
文:尹崇於;圖:尹兆華、尹靜。
掃一掃 了解更多
尹氏集團信息
公司名稱:德陽市尹氏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聯 系 人:尹先生
手 機:13908202408
座 機:0838-2225996
地 址:德陽市華山北路17號605室
網 址: www.thedigitalrenaissanceman.com